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滨州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龙年说“气象与龙”

作者:林之光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4-02-22

2024甲辰龙年春节,上海豫园城隍庙呈现精彩纷呈的新春灯会。豫园商城中心广场神态各异的龙腾云驾雾,不少游客纷纷赶来,欣赏龙行鱼跃,别有风味。图/文陈琛

卯兔过,辰龙到。我曾写过多篇“气象与生肖”的文章,但从未写过龙,因为龙是中华民族腾飞的精神象征,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它并未生活在现实大气中,自然和气象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仔细想想,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之博大精深,现代气象科技的迅速发展,气象与龙实际还是有许多密切的文化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甚至这种联系还在发展之中。今摘其五,供大家龙年一乐。

我国古代“分龙节”与“分龙雨”

我国古人认为,龙是管行雨的,而我国许多地方或多或少有干旱季节,因此古代常常有到龙王庙求雨的事。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古人也发现“龙王爷”工作的一些“规律”。例如,在春秋和冬季,雨是大片下的,他们称为“一龙行雨”。但是到了夏季就乱了套,雷阵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规律,因此一条龙肯定“忙”不过来,古人认为是“多龙行雨”,简称“分龙雨”。但是,这种转变不可能在一日之内发生。例如,在太湖流域,把农历四月二十日称为“小分龙日”,五月二十日为“大分龙日”,分别表示分龙雨开始多起来和开始盛行的日子(元代娄元礼《田家五行》)。《辞海》还记载,我国有的少数民族还把立夏交节日后第一个辰日定为分龙节,还要举行相关活动,预祝年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实际上,分龙雨的设立和时间划分在趋势上也是符合我国天气情况的。因为我国夏季气温高,各地多局地性热对流,雷阵雨,降雨的地点、雨量、时间都是随机的,甚至“雷雨隔牛背”。而除夏季外,主要是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南方北上的暖空气之间的锋面性降雨,是大范围的,甚至大到数十万平方千米,这就是古人说的“一龙降雨”了。

“龙卷鱼虾并雨落”的龙卷风

在气象观测的所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中,居然有一个天气现象带“龙”字,即“龙卷风”(简称龙卷)。

龙卷看起来像一个从天上积雨云中下伸及地的一个象鼻状的管子,因形状有点像龙,所以龙卷俗称“龙挂”。管中空气高速旋转,巨大的离心力把空气推向管壁,因而管内气压比台风眼还低,风速可达每秒100至200米,比台风中心(最大每秒90米)还大得多。因此所经之处,可以轻易把人、畜甚至汽车吸上天,到龙卷风速减小时再降下来。我曾见到气象学专著中的一幅照片,即龙卷过时,吸走了建筑物一侧的墙壁,而房间中的人安然无恙。当龙卷经过水面时(水龙卷),还能大量吸起水和其中的鱼虾,移行一段时间后再降落下来,形成苏轼诗中的“龙卷鱼虾并雨落”(《连雨江涨两首之一》)的鱼虾雨奇观。

严寒低温天气中的龙舟赛

在我国民间体育竞技文化中,最著名的要数“南赛龙舟北赛马”了。

龙舟赛需要在水流平稳,水面较宽,水量较为丰富的水面上进行。而我国北方不仅雨季短,水量少,而且多流急,因此鲜有龙舟赛。所以,气象和龙的主要联系也只是龙舟的龙形而已。但是近些年发生的一件事,确实使气象与龙扯上了关系,那就是吉林冬季龙舟赛。

这是因为我国北方冬季水面结冰,一般无法进行龙舟赛。但是,自从吉林小丰满水库电站建成发电,冬季中从电站排水口排出的大量4℃恒温水,使下游松花江水维持数十里不冰,这就使吉林成了世界上中高纬度冬季严寒地区中可能唯一可以举行冬季龙舟赛的地方。2012年5月1日至3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的第10届国际龙舟联合会执委会上,通过了将吉林市冬季龙舟赛作为国际龙舟赛的正式比赛项目。第一次吉林冬季龙舟赛于2013年1月3日在吉林举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荷兰、挪威,以及我国内地和港澳等22支代表队参加。曾有报道说,一位美国运动员感叹在如此严寒低温下还能进行龙舟赛,他从未听说,他也是第一次参赛。

歇后语:“大水冲了龙王庙”

查了许多词典和网络,发现与龙有关的最多见的词语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这则歇后语的后半句是:“自家人不认得自己人”。典故大体是,东海龙王三太子帮老农浇地,被一个道士发现,以为是出了妖怪,因而误伤了三太子。三太子一怒之下放大水,同时也就冲倒了附近的龙王庙。

其实,气象条件(天气)和气象部门之间也常有这样的“大水冲了龙王庙”。且不说在极端天气中进行气象观测有多辛苦和危险。我访问过五台山气象站(全国大风日数排名第二),为了不被大风吹走,观测员腰里要系上粗绳,扶着粗壮的木栏杆,最后斜着顶风冲刺,方能准确进入观测场门口;再如冬季经常需要在寒风黑夜中爬上十米多高的风向杆,敲碎积冰使风杯继续旋转工作。我还访问过海南三亚气象台,他们要经常在雷电天气中坚持工作,台风暴雨时还必须把窗户包裹严实,方能使室内不积水。我也曾在原始报表中查到,有个四川气象站暴雨中观测场曾几次一片汪洋,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但是,正是这些艰苦与牺牲,换来了准确的天气预报。例如,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强台风破坏作用更大,动辄造成百亿元的巨大损失,但是它们在我国 GDP中的比重一直在迅速下降。值了!

人工增雨让“龙王爷”“相形见绌”

记得我国第一次的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是1958年对北方一个水库的人工增雨。人工增雨的原理,或在云中撒布人工凝结核(最早是干冰),快速形成雪花或雨滴,抢夺云中水滴的水汽,下降而成雨雪(冷云降水);或在云中布撒吸湿性微粒(最早是盐粉)迅速形成水滴,通过下降过程中的冲并作用增大雨滴而成雨(暖云降水)。时至今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新的发展。例如为了保障大型群众集会、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天气系统的上游进行人工增雨,以消耗降雨天气系统中大量水汽,因而当天气系统东移到集会区上空时便不再降雨。这叫做“人工消雨”。

当然,由于人类现有科技的局限和能量的不足,人工影响天气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曾有新闻报道,有一次莫斯科红场阅兵,官方通知各国使节,已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排,不必担心下雨。实际上此次降水系统实在太过强大,俄罗斯气象部门只做到了化大雨为小雨,普京也是撑了雨伞来的。但是,尽管如此,应该也足以使“龙王爷”“相形见绌”“自叹不如”了。(摘自《中国气象报》2024年2月22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