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德州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春雷乍动探故居

作者: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3-03-03

春水渐盛,春雷乍动。

“惊蛰始雷”,但从全国自然物候进程来看,各地第一声春雷的时间大不相同。如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听见初雷,但北京的初雷日,则多出现在4月下旬。大体来看,黄河流域的初雷通常在三月末,而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较为契合“惊蛰始雷”这一气候规律了。

虽然大家不能共同“聆听”这个节气,但却可以同样“感受”这个节气。惊蛰时节的江南,几声春雷伴着春雨,山水倏忽明丽起来了。西子湖畔的柳浪闻莺,西塘古镇的杏花微雨,还有桃花岛上的灼灼其华,浙江的山水湖田,处处春意融融,美不胜收。

跟随气象全媒体记者的脚步,我们来到浙江省绍兴市,探访早春江南风物,缅怀我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奠基人、物候学创始人——竺可桢先生。

绍兴城东二十公里的东关古镇,竺可桢先生故居坐落于此。这是一栋坐北朝南的两层江南民居,粉墙黛瓦,风格古朴,主屋后还有天井、侧厢和平屋,竺可桢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光阴流转,古屋里寒来暑往,春天雨滴打在青石板上的“滴答”声,夏夜里久不停歇的蝉鸣,秋风起百花凋零落叶满庭,冬日早晨的清霜,或许正是这些院落里的季节交替、物象变化,启迪竺可桢走上探索、解读大自然语言之路。

初春的三月,走进位于绍兴古城中心地段的气象博物馆,五楼竺可桢纪念展厅前的半身浮雕,完全复现先生清瘦的面庞,眼镜后透露着沉稳和智慧的气质。厅内展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照相机、手表、高度表、户外旅行包等竺可桢生前野外考察时使用的实物,还有一张张年代久远、泛黄褪色的珍贵历史照片,以及学成归国、浙大西迁、申请入党这一幕幕历史场景以雕塑造型、油画墙绘等形式再现,时空仿佛在这里回溯,把我们带到那个年代与大师“相遇”,近距离感受竺可桢先生的爱国情怀与求是精神。

在保存至今的1300多万字的日记中,物候记录俯拾皆是。“4月7日星期二南京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4月10日星期四重庆晴……沿途洋槐已开”,每日简短数语,几十年聚沙成塔,便是宝贵的科学资料。

竺可桢先生不但多年坚持物候观测记录,还专注于物候研究,自1957年起,在他的推动下,农作物物候观测工作在全国推广;1963年,他与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出版,书中定义“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并提出了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指示意义。此外,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1964年,竺可桢发表了《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1972年,在竺可桢先生82岁高龄时,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近五十年的时间,先生一边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梳理各种有关气候变迁的资料,一边关注国际最新研究进展,把二者结合起来探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的线性变化。该文充分认识历史气候变迁并掌握其规律,实现“古为今用”,备受国际学术界推崇;竺可桢先生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创造性的思维使这篇文章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探访人:王雪阳(绍兴气象博物馆副馆长) 

撰文:王雪阳 郭若水

(摘自《中国气象报》2023年3月3日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