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济宁市气象局 > 气象服务 > 气象科普

春雨纷纷草木青

作者: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4-04-07

在观象授时的中国古代,节气是民众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参考之一。斗转星移,当斗柄顶端指向“乙位”,太阳黄经15°,时至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明白也”。作为节气,“清明”有着多样的自然意象和时序功用。

清明表明清朗明净的天气状态,但诗词描绘的南方天气,时常有毛毛细雨,可谓一个矛盾体。季春三月,北方地区冰雪消融,天气回暖,晴朗干燥,多风少雨。当天空云量较少时,地面受热升温加快,导致气流上升,形成上冷下暖的大气层结,这也为放风筝提供了良好的升力条件。在南方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向北推进,与不甘撤退的冷空气交汇,形成“锋面雨”。冷空气越过南岭,使华南进入降水丰沛的“前汛期”。江南位于雨带边缘,冷暖气团相遇形成气旋切变,辐合上升过程中对流温差不大,雨带南北摆动,造就诗人笔下烟雨绵绵的江南春景。此外,江淮一带清明前后亦有风大雨急、电闪雷鸣的天气,因而不可忽视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引起的区域性暴雨过程。

物候与节气的融会是先人仰观俯察的智慧结晶。《逸周书·时训解》记载“清明三候”: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白居易《寒食江畔》记有:“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诗人看到紫桐花开,便知清明临近。而《梦溪笔谈》描述物候更加详细:喜阴的田鼠躲回洞穴,喜阳的鴽鹑应时而动,表明阴气收藏而阳气渐盛;而“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表明此时雨水加增,雨霁虹现。

中国节气指导稼穑、劝课农桑是农耕文明敬奉天时又因势利导的重要体现。“清明下种,谷雨插秧”,大好春光更是作物播种的重要时节。北方农谚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南方节气歌唱“清明谷雨浸稻种”,从东北到华南,小麦、玉米、高粱、豆类、水稻、果树……麦花万顷雪光,柳条舞烟睡雨,处处都有绿野春耕的繁忙景象。

唐宋之后,上巳、寒食逐渐与清明合流,清明成为更具纪念性和游乐性的节日。曾经农历三月初三“上巳日”是人们结伴春游、祓除畔浴、临水宴饮的节日,最为人熟知的上巳活动便是《兰亭集序》记载的“曲水流觞”。寒食在清明前一两日,常被认为是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义士名臣介子推而立,有祭祀、禁火、食冷的习俗。在唐代,寒食是较为重要的节日,在《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中已有其法定假期的记载,上巳与之融合,清明为之分支,假期里人们去郊外祭扫、踏青赏花。清明在唐代被定作“改用新火”之日,寒食期间唯有清明可生火,寒食活动又往往顺延至清明。到了市民经济发达和宗族文化兴盛的南宋,清明统合了上巳与寒食,成了庙堂民间更为接受的“节日”。

清明也在不断演化着节庆活动,更展现出丰富的节庆内涵。墓祭是清明的核心仪式,代际亲睦、家庭联结在对先人缅怀中得以加强。人们在郊祭扫墓时寄托哀思、慎终追远,也在郊游探春时恣意娱乐,尽欢而归。从王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到陆游“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可知蹴鞠和秋千是古人春和景明里热爱的游艺,其乐也扫去文人晚春多有的感时伤怀。清明更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这一习俗在文学作品中引申为女子远嫁,《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图谶便是风筝以及“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此外,《荆楚岁时记》和若干唐诗中描写了清明斗鸡活动,《东京梦华录》也有关于清明门楣插柳习俗的记载。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传统节日,清明在现代社会中也焕发出新的活力。风传花信,雨濯春尘,春游一直是清明的重要印记,城市和乡村皆可借此习俗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开发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鼓励人们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并促进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如今清明祭扫的对象已从家族先祖拓展至国家英雄:举行公祭典礼、为烈士扫墓、敬献花圈等。这些“记以往、振现在、励将来”的仪式在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的同时,更具凝聚民族共识、强化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陈正洪系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正高级工程师,严俊系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工程师 摘自《中国气象报》2024年4月3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