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聊城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秋风萧瑟凝露为霜

作者:付娟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4-10-23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10月23日,霜降交节,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前后,降温明显,就全国平均而言,是一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人们开始明显感受到舒爽的秋风日渐寒冷,冬的气息逐渐明显。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斑斓美景、“霜降抢秋,不抢就丢”的作物收获、“霜降打菜分外甜”的丰美物产,又让初显冷酷的霜降多了一层色彩与欢乐,反映出秋冬过渡的典型特色。

气肃杀兮凝露为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描写霜降:“气肃而凝,结露为霜矣。”从霜降开始,黄河流域地区的清晨,可以看见植物上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白霜。

虽名“霜降”,但早在汉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霜并非“从天而降”。《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霜是温度低于0℃时,地表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冻成固态的白色冰晶,在物理学上被称为凝华现象。人们总说傲雪凌霜、凛若秋霜……都是用霜的凛冽来作喻,也说明霜降是气温骤降、体感变化最明显的节气。

繁霜降兮层林尽染

正是因为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再加上深秋光照减弱,树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叶黄素和在酸性环境下呈红色的花青素含量相对提高。所以,霜降时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火似锦,呈现出一派红黄秋叶胜春日的斑斓秋景。而霜降过后百草枯萎、植物凋零,此时更应抓紧时间登高赏秋,感受自然造化的神奇。

经过初霜的洗礼,应季的蔬菜水果营养积累达到顶点,格外香甜。烤番薯、炒板栗等深秋美食也纷纷上市,深秋寒意明显的傍晚,刚刚出炉的番薯、板栗颜色红黄鲜亮,口感软糯香甜,配上热气腾腾的氤氲,温暖就有了再具象不过的表达。

防霜冻兮抓紧种收

“霜降抢收,不抢就丢”。霜降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获的时节,北方地区开始秋收扫尾,否则易发生霜冻。即便是比较耐寒的大葱,过了霜降也会停止生长,所以,“霜降拔葱,不拔就空”。此时,大田也需要及时清理秸秆根茬,因为此时土地还比较松软,温度也适宜,比春天干燥时修整省时省力,且有利于利用低温冻杀土壤中的害虫。

“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正值冬麦播种黄金时期,油菜一般进入二叶期。冬麦和油菜应及时定苗,中耕除草,防治蚜虫。“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晚稻成熟后要抓紧收获,以防雀害和落粒。霜降过后,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收获红苕(红薯)。

“霜降配种清明乳,赶生下时草上来”。此时,北方的羊群最适宜配种。如配种成功,小羊羔出生时正赶上清明前后,温度适宜、青草鲜嫩,母羊乳水充足,有利于小羊羔的成活与生长。

防秋燥兮消郁强身

霜降天气由凉转冷,秋燥明显,防寒、防秋燥、防秋郁是健康养生的重点,民间一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霜降时补,来年打虎”的进补习惯。应多吃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等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部分地区还有煲羊肉、羊头,吃迎霜兔肉的习俗。晚秋时节,气候肃杀悲凉,容易使人忧郁消沉,应多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活动,愉悦身心。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应时而来的初霜,是来年丰收的好兆头。人们在霜降时节抓紧农业生产,欣赏斑斓秋景,积极进补养生,伴随着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的三候,度过浓墨重彩的晚秋,准备好迎接万物收藏、蓄敛静养的冬季。(摘自《中国气象报》2024年10月23日第4版 作者系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