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聊城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岛气象新篇章

作者:于桐 刘欢 丁继武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4-11-22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殷殷嘱托,激励着青岛奋力写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青岛气象部门奋楫扬帆,步伐铿锵——聚焦“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目标,高位推动强化部署,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落子谋全局勠力显真章

崂山沿麓、黄海之滨的青岛,湾岬交错,山海相拥。然而,复杂天气频扰,小气候特征显著,增加了天气预报难度。

善破局者,必先谋全局。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到《加快推进青岛气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青岛未设气象机构的3个区政府建立气象工作机制,再到确定持续深化新一轮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共建和市气象局一体化发展,签署新一轮部市合作协议,合力推进青岛气象高质量发展……青岛市委、市政府坚持规划先行,把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统筹部署,为青岛气象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路线图”已定,青岛市气象局健全与重点行业部门气象服务工作联合部署、联合行动、联合服务机制,凝聚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分别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减灾委员会印发《青岛市防汛防台风临灾预警“叫应”规定》《加强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方案》,建立联合防范应对机制;与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将气象科普进一步融入校园;联合市农业农村、海洋发展部门印发《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智慧气象赋能农业生产行动;联合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部门,签订《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为气候健康风险提供评估依据;与市财政局、中共青岛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联合印发《青岛市“气象×金融”服务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联合开展果树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

“联”出活力,更要“建”出实效。目前,市气象局已与应急管理、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运行保障、安全监管等联动。建立“气象-海事-引航-港口”多方联动工作关系,近三年,累计为青岛港口多争取413小时通航窗口期,增加生产收益达4000余万元。城市供热气象服务,累计为企业节省供热成本约5000万元。

科技强驱动服务全链通

据统计,今年以来青岛共经历18次暴雨过程,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多43%。如何有力有效应对,服务保障群众安全?“向科技创新要动力。”青岛气象部门给出了答案——

基于国省一体化信息平台“天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鲁智”一体化设计框架,建设“青岛观象问天”系统,采取“云+端”组件化架构,充分引进、复用、吸收国省市气象科技成果,立足青岛滨海大城市气象业务特点和需求,形成覆盖监

测、预报、服务的组件式、一体化市级应用。

全市各类地面自动气象站达198个,平均站间距7.55千米。在原有天气雷达、北斗探空系统、风廓线雷达、极轨卫星接收站的基础上,新建1个毫米波测云雷达和1个激光测风雷达,完善高空探测系统的北斗升级改造;建有4套 GNSS/MET水汽探测系统和3个海洋气象浮标站。

研发青岛地区高分辨率智能网格预报产品,预报预警产品由5公里精细到1公里,24小时内精细到0.1公里,各类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53.7分钟,暴雨预警提前量达103.1分钟,暴雨、强对流、大风等预警命中率达100%……

6月29日至7月8日,一场长达十天的降水导致青岛部分路段出现积水,给轨道交通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市气象局先后三次派预报员赴青岛地铁线网运营管理与指挥中心驻场,提供现场保障。

随着雨势发展,驻场预报员第一时间通报降水实况、天气变化趋势、预计影响时间等信息,为地铁调度指挥提供支撑。在驻场气象服务保障下,地铁调度工作准备充分、应对有力,强降水并未对地铁运行造成明显影响。

快速响应的背后,是青岛气象部门针对大风、暴雨、雷电等关键性影响天气,建立基于地下、地上轨道、站点的综合风险等级阈值指标,实现风险实时研判,实时应用于地铁运行调度,实现气象服务平台插件式应用。

这仅仅是气象工作融入防灾减灾救灾全链条的一个缩影。

青岛市气象局聚焦城市排涝、库河安澜、海洋经济“三个重点”,准确把握动态调整预报重点、动态调整递进式决策时间轴、动态开展预警和“叫应”“三个动态”。建立完善覆盖“灾前-临灾-灾中-灾后”高影响天气防御全链条的气象服务流程,明确灾害性天气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并指导县级预报人员发布精细到镇街的预报预警信息。滚动发布天气实况和预报,针对高级别预警,10分钟内开展分级“叫应”,实现政府、部门应急责任人预警信息“点对点”全覆盖。开发“青岛观象问天”小程序,方便气象灾害应急责任人和防汛责任人实时掌握天气情况,通过“决策直通车”和智慧城市气象服务平台,为市委、市政府和市应急管理局提供实时直观的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

牢记殷殷嘱托,矢志接续奋斗。青岛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琪表示,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及业务、服务、管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作出气象新贡献。(转自《中国气象报》2024年11月22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