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青岛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记忆中的立冬

作者:黄琦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2-11-07

三十年前,北方的冬天是难熬的,不仅仅是因为冷,更多是因为生活物资的匮乏,让人感觉尤其寒冷。

所以每年过了霜降,在看到冬天的小脑袋露出头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像燕子衔泥一样开始囤积过冬的点点滴滴,毕竟霜降后就是立冬嘛。

首先最紧要储备的是煤。那时候多是农用运输车,或者三轮货车,偶尔还有骡马拉着的排子车,车厢四周的围挡高高立起,一块块拳头大、黑得发亮的煤块就那么堆着,小山一样。煤贩子往往是两口子,一个搬筐称煤,一个算账收钱,顺便吆喝几声。

胡同里的街坊多半会出来凑上去,打听着哪里的煤、多少钱一斤、如果凑份子包下一车能便宜多少,不一而足。煤贩子多半都是拍着胸脯打包票,自称山西的优质无烟煤,顶烧。

一群人嗡嗡喳喳地嚷嚷半天,在各自算计好手头的余钱后,按照往年烧煤的光景盘算,到底要买一千斤勉强够,还是一千五百斤不局促,或者干脆买上两千斤,过个温暖富裕的冬天。

几番讨价还价后,大大小小的编织袋装满煤块,被送进各家的大门,搬进厨屋,或者是影壁墙后的棚子,或者干脆堆在过道里。还记得,各家往往都是算计得紧紧巴巴的,不至于冻着,也不会热得在屋子里穿着裤衩摇蒲扇。毕竟接下来还有好些个花销的地方啊。

另外一个大头是冬天的菜。那时候还不时兴大棚种植,深秋入冬,尤其是天气冷到清晨浓霜铺地、漫山黄栌火红的时候就要开始备菜了。一棵棵的大白菜,一袋袋的土豆、萝卜,间或会买些耐放的诸如南瓜、芋头、藕、地瓜等,多半都是拿来煮粥丰富饮食。以至于在我的印象里,每个漫长的冬天都是在一日三餐的炒白菜和地瓜粥里度过。

立冬伊始,正值秋收而冬藏,一年的年景行将收尾,却也正好有一整个略长的冬天存蓄精气好绸缪来年。(摘自《中国气象报》2022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