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青岛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看!这些气象新科技——探访亚运赛场

作者: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3-06-15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以下简称“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起在主办城市杭州,及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5个协办城市举行。赛事期间,正值台风、暴雨、雷电等高影响天气多发时段,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气象部门升级“配置”,拿出硬核科技作支撑。日前,本报记者深入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实地探访这些地区的气象保障筹备情况。

表层水温预报模型——帮助运动员“冷暖先知”

探访地点:杭州淳安界首体育中心游泳赛场水域

杭州市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亚运会期间,淳安将承办自行车、铁人三项、公开水域三个大项的比赛。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游泳赛场水域,气象部门布设了浮标气象观测站,并开展水温监测。据淳安县气象局局长王仁华介绍,赛区水域水面下60厘米的水温数据是亚运会游泳比赛关注的数据,比赛区域设立的浮标站能实现水下20厘米、60厘米、100厘米三层水温监测。

自2020年起,淳安县气象台利用浮标气象观测站水温监测数据,分析其变化特征,结合淳安国家基本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表层水温与气温等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建立表层水温预报模型。运用该预报模型,在今年4月1日至2日“韵味杭州”淳安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暨U系列冠军杯赛中,气象部门成功提前预报比赛当天的水温,误差仅在0.5℃以内。

暑热压力指数——赛马也有体感温度预报

探访地点:杭州桐庐马术中心

马术比赛是亚运会中唯一一项由人与动物共同完成的体育项目。比赛在露天进行,马匹对天气较为敏感,气象条件直接关系着马术技能的发挥。按照国家最新湿球黑球温度(WBGT)标准,暑热压力指数超过28℃将对马匹产生不良影响。

从2021年6月开始,桐庐县气象局持续开展马术比赛暑热压力指数预报的分析和研究。今年3月,桐庐气象部门与国际马联进行商讨,确定了桐庐马术中心暑热压力指数预报方程。目前,暑热压力指数已融合到杭州亚运平台内,形成预报服务业务产品,为马术比赛时间的安排提供合理建议。

在5月13日至14日举办的“韵味杭州”2023首届中国杭州(桐庐)国际马术公开赛中,亚运气象台在赛前赛中为马术中心每日提供降水量、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的逐小时数据,助力比赛场地纤维砂的养护及马厩室温控制,保障参赛马匹赛出好成绩。

“三灯一船一雷达”气象站——建在赛场的立体“捕风网”

探访地点:宁波象山亚帆中心

亚帆中心位于宁波市象山县松兰山海域。“帆船比赛对气象要素的基本要求是有风,水流不太急,能见度在1500米以上。”象山县气象台台长徐斌介绍,风是帆船运动能否顺利举行的最主要因素,且风力必须大小适中。通常比赛期间风力需持续达到每秒3米以上,如果风力超过每秒20米时,就要考虑安全性而停止比赛;当风向摆动大于50度时,也会停止比赛。

宁波市气象局与象山县气象局、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合作,在亚帆中心灯塔建立了全省首个为体育赛事打造的灯塔气象站,此外赛区周边新建灯桩站3个、灯浮站1个、船舶站2个,重点开展不同高度层的风速、风向、能见度等预报。此外,于2018年11月落地象山县气象局观测场的风廓线雷达,能自动、连续观测站点附近120米到16000米高度的风向和风速,其将与灯塔气象站配合,更精准地实现立体“捕风”。

气象微站——让城市拥有更强“感知力”

探访地点:杭州奥体中心周边

杭州“大莲花”奥体中心体育场及周边场馆、亚运村是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赛事活动核心区域。

在“大莲花”奥体中心附近,气象部门借助智慧灯杆搭建气象微站,形成智能、立体的亚运核心区气象泛在感知网。目前,场馆“敞口”灯杆上共安装了10个气象微站,气象微站像“皮肤”一样附着在赛场周围,能极大丰富气象观测信息的来源,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的气象情况,为赛事保障提供重要的气象数据,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筹备期间,杭州市气象局持续加密观测设备布局,对接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期间气象监测服务需求,制定“大莲花”场馆内气象监测设施整体建设方案。

相控阵雷达矩阵——打造“高分辨率”智能微服务

探访地点: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和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

亚运会期间,绍兴将承担棒垒球、篮球、攀岩等五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棒垒球和攀岩赛事对气象条件敏感,直接关系着运动员发挥。

亚运绍兴气象保障团队应用相控阵天气雷达探测技术和AI多源资料融合数字化成果,建设“亚运绍兴数字化气象工场”,开展小微尺度气象预报,完成亚运绍兴分钟级、百米级数字化气象保障。

该“工场”采用多部相控阵天气雷达三角形组网方式,针对赛事活动的气象精细服务特殊需求,形成亚运绍兴气象微尺度保障应用,通过优化数字化算法,改进雷达信号分析处理技术,重点面向微尺度、小切口的气象智能微服务需求,可逐1分钟订正30米间隔的气象要素定量预报,对未来2小时内灾害性天气主动判定、自动分类预警,实现基于场馆位置和任意时点的微监测,为场馆等重要区域提供定时定点的预报微服务。(摘自《中国气象报》2023年6月15日第4版 本报记者 文科 张晓晨 通讯员 项琼斐 辛燕萍 吴俊杰 史册 申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