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潍坊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补冬不如补霜降

作者:卜钰 林禹彤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3-10-23

“一年之秋,霜降尽已。”霜降节气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寒意渐起,意味着秋高气爽的金秋时段结束。霜降时节,“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万物开始凋零,逐渐进入冬藏阶段。此时,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冷空气活动愈发频繁,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干燥加之冷热交替的节气特点,容易使得人心火旺盛,脾肺气虚,时常出现胃腹不适、喉咙疼痛、心绪不安等症状。所以,霜降节气正是调节身体阴阳气血的关键时期,因此,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霜降养生的关键是要做好“外御寒、内清热”。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早晚应适当添加衣物进行御寒保暖。而“寒从脚下起”,进入霜降后,可时常用热水浸泡双脚,既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又可有效预防感冒和秋凉燥。与此同时,霜降时节可适当加大运动量,除了健美操、太极拳、散步、快走等运动之外,还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既可锻炼肺活量,还能舒缓心情,达到滋补身心的效果。但因气温下降,要做好保暖,尤其保护膝关节。

霜降时节同样宜食补,民间流传着“品一果、吃两肉、食三菜”的说法。“品一果”即在中国的一些地区,都有霜降这天吃柿子的习俗。此时柿子正成熟,特别是经霜的柿子,吃起来更加甜美。老人常言“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正是因为柿子不但可以清热润肺,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吃两肉、食三菜”通常指霜降时节要适当吃一些牛肉、羊肉,以及红薯、山药、萝卜等温润滋补的食物,以达到健脾养胃的效果,帮助人们平稳入冬。(摘自《中国气象报》2023年10月23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