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潍坊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古人怎样过“小雪”

作者:张宏伟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3-11-22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农历十月中旬,天气愈发寒冷,小雪节气如期而来。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但它与天气的“小雪”并无必然联系。对此,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中做了“科普”:“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诗中写出了小雪“三候”,即“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古人认为,小雪时节阳气上升、阴气下沉,因而彩虹不见了。古人将天地中的气分为天气和地气,小雪之后,从天上来的天之气持续上升,而地之气则随之下沉,二者渐行渐远。此后,万物凋零,天地开始呈现萧条的冬季景象。

小雪节气当天不一定会下雪,但在古人心中,雪是祥瑞之气的化身,所以人们都希望此时能顺应节气规律,按时下雪。在古诗词中,就反映出古人对下雪的期待与欢喜。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小雪后书事》就表达了对雪的欢迎。“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宋代诗人陆文圭在《十月下旬骤寒小雪》中提到的雪,正对应的是小雪节气时段。此时的雪对农民是有益处的,冬小麦正需要这样的雪来杀灭虫害,滋养土地。

小雪不仅是诗意的,也是“美味”的。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在小雪时节,古人喜爱将各类蔬菜(主要是白菜、萝卜)或者肉食腌制或风干,以延长它们的储存时间,以备过冬时食用。

在我国很多地方,现今仍有做腊肉、香肠的习俗。之所以选择小雪之后开始这项工作,可能跟小雪后气温迅速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比较适合加工腊肉有关。清代文人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也有描述:“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

“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在古代的南方,农历十月要吃糍粑。糍粑是南方农民祭牛神的供品,之后逐渐演化,就成了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这个习俗现在还在我国某些地区延续。

古时酿酒也多在刚入冬的时候,即小雪前后。《诗经·国风》有云:“十月获稻,此为春酒,以介眉寿。”这时秋收刚刚结束,丰收的粮食酿成美酒,也是“过年酒”。(《中国气象报》2023年11月23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