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威海市气象局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润泽千年的智慧——“地下水长城”坎儿井

作者: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3-08-14

坐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探访人:张艺博李志宏

撰稿:张艺博

8月的吐鲁番,干、热是给人的第一感受,阳光毫无保留地炙烤大地,干燥的岩石与干涸的沙地交汇,让人不禁心生烦躁。

新疆大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可达3000小时以上,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仅有约16毫米,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是我国最热、最干旱的地区,有“火洲”之称。如此恶劣环境下,却孕育出享誉中外的飘香瓜果和新疆长绒棉。

水从何来?

立秋时节,记者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走进吐鲁番地区。

拐了个弯,一抹绿意映入眼中,抚平了心中燥热,也带来了丝丝凉气。

原来,吐鲁番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缺水,实际上盆地北面的博格达山和西面的喀拉乌成山,都有大片积雪,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吐鲁番地下又有着一个不透水的岩石层,因此,在岩石层的上方就会形成一个有着充沛地下水的“潜水层”。

坎儿井是吐鲁番等地特有的灌溉取水工程,作用就是利用山体自然坡度,把潜水层里的水运输到各地并引到地表上来,以此满足干旱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重要水源,人们自发地聚集在明渠、涝坝附近,享受着坎儿井带来的绿意与清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坎儿井被誉为“地下水长城”,至今为止,坎儿井的“服务期限”长约3000年,用实力证明了它是一种可持续的、充满智慧的用水方式。在其发展兴盛时期,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有1700条之多,暗渠总长超过5000公里,是与长城、大运河相媲美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坎儿井受此赞誉,主要由于其因地制宜的科学性。坎儿井水温基本保持不变,一年四季都能够保证一定的水量,确保当地居民生活无虞。其稳定的水源造就了新疆长绒棉和吐鲁番瓜果的好品质,使种植业成为吐鲁番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每年的7月至8月,葡萄果实膨大,开始成熟。这个时候的吐鲁番,白天日照充足,葡萄开足马力积累糖分;晚上地面冷却快,比较凉爽,减弱了葡萄的呼吸,保留住了珍贵的糖分,积累多,消耗少,葡萄自然甜。

其次,坎儿井能够做到真正的环境友好。坎儿井利用地形坡度,在无须动力的前提下可自流灌溉,不消耗油电等能源,因此在经济和生态上都更具有优势。井水在暗洞里流淌,避免阳光照射,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又经过地下沙石净化,所以水质好,适宜饮用和农业生产。

更值得一提的是,坎儿井蕴含着中国劳动人民朴素而古老的智慧——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坎儿井汇集水资源后并不是全部用掉,而是为生态环境预留三四成左右,以排放、渗透等方式返还给大自然。这或许是其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真谛,要想长久共存,须得尊重自然,维系与自然界之间的生态平衡,而非为了一时所需竭泽而渔。

历史上,坎儿井曾经是吐鲁番地区的主要水源,这一道道地下长河,在三千年间护佑着原本干旱贫瘠的吐鲁番。可以说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的发展。在坎儿井极盛时期,其灌溉面积占吐鲁番地区全部灌溉面积的60%以上,可见其在当地灌溉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但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坎儿井早期的农业灌溉作用逐渐弱化,渐渐为机井取代,甚至一度减少到不足300条。取而代之的机井虽然满足了人们暂时的用水需求,但其大量开采地下水所导致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却为城市用水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坎儿井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有力保护。2006年5月25日,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同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并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12月,坎儿井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坎儿井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这一伟大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能得以存续,还能逐步改善吐鲁番盆地的生态环境,甚至为吐鲁番旅游经济的发展继续发挥余热——当地人建造了坎儿井乐园,向游客展示别具特色的“坎儿井农耕文化”。

现在,坎儿井不仅成为当地人民感情的寄托,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吐鲁番文化的重要窗口。而其在生态、人居等方面蕴含的智慧,在当下海绵城市建造中仍具有借鉴意义。(摘自《中国气象报》2023年8月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