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山东气象学会 > 科技先锋

丛春华同志被授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1-21

1月15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联合发文,表彰第十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丛春华同志荣获表彰。

丛春华同志长期工作在预报服务一线,现任山东省气象台副台长兼首席预报和决策气象服务首席,在省级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以及科研和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曾参加全国气象行业预报技能竞赛,获个人全能第二名;准确把关“达维”“温比亚”“利奇马”等重大天气过程预报与服务,多次获省领导批示和肯定;圆满完成“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主持或骨干参加多项国家级和本省业务规划和方案,组织实施省级现代海洋气象、环境气象业务建设。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在北上台风、海雾及重污染天气研究领域取得丰富成果,为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专家创新团队成员和台风委员会委员。

一、精准把脉天气,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得力

1.准确把关重大天气过程,决策服务效果好

该同志自2013年任省级预报首席,负责全省重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技术把关,尤其在台风、海雾和重污染天气方面具有较强的把关能力,200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2年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出色完成北上台风“达维”“布拉万”“米雷”“海棠”“温比亚”“利奇马”等预报与服务工作,社会效益显著,10余次获省领导批示和肯定,4次获得“全国优秀预报员”和“全国重大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0余次获省局表彰。

2.出色完成重大活动保障任务,社会效益显著

2018年担任“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气象台”副台长,牵头编制预报服务方案、组建峰会气象台,承担峰会气象预报全国会商组织和预报结论总把关,在异常复杂的天气形势下,顶住压力,凭借过硬的预报把关能力圆满完成“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气象保障任务,领导人室外活动和灯光秀如期举行,服务效果显著,获“峰会气象服务先进个人”。作为骨干队员参加了“十一运会”和“亚沙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预报服务效益显著,2次获“服务先进个人”。

二、牵头编制业务发展规划,助力山东发展模式全国推广

1.参与或牵头编制多项国家和省级业务发展规划

积极参与全国海洋气象业务发展规划,骨干参与起草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实施指导意见》、《2012年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实施方案》和《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山东模式》,由预报与网络司发文全国执行和参照,山东海洋气象发展模式得到全国推广。作为山东省海洋气象业务和环境气象业务牵头人,主笔编制《山东环境气象现代化业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山东省环境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山东省加快推进海洋气象服务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0年)》,由省局发文部署实施,有力推进山东现代天气业务发展。

2.牵头省级海洋气象、环境气象业务建设

在现代海洋气象和环境气象业务创建过程中,该同志围绕业务发展急需,牵头组织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建设,自主研发了山东台风预报分析系统、环境气象业务平台,参加研发了海洋气象业务平台,为海洋气象、环境气象业务多年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获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中,“山东海洋气象业务集约化平台”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气象部门创新工作2018-2019年承担并圆满完成了中国气象局“海洋二期工程”山东预报工程和服务工程总体设计和方案编写任务,积极争取发展空间,为山东海洋气象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该同志被聘为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海洋气象专家。

三、科研工作多面开花,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山东气象发展

1.北上台风暴雨机理研究成果丰富

针对台风北上暴雨显著的区域性及复杂性等问题,开展了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机理研究。运用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敏感性实验研究了北上台风路径、结构和暴雨分布特征以及远距离暴雨机理,提出远距离暴雨两个高频区,定量给出台风和西风槽在远距离暴雨中的贡献和两类台风远距离暴雨物理模型。通过个例回算和研究分析,给出“相空间”方法在判定北上台风变性的阈值范围,探索台风变性定量化诊断分析问题;综合分析环渤海区域台风暴雨机理,给出暴雨的非对称结构特征及四类类型,在业务预报中参考性强。相关研究持续获得4项省部级项目支持,共发表4篇论文,科研成果纳入已出版的《山东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手册》。科研成果在近几年的台风预报预警及服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该同志在此领域形成专业特长,得到国内专家认可,2014年被聘为中国气象学会台风专家委员会委员,2016年被纳入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专家创新团队。

2.海雾卫星监测及精细化预报成效显著

海洋气象观测资料稀缺,预报技术薄弱,2009年以前海雾漏报、漏警现象严重。为解决海雾监测问题,该同志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海雾卫星反演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通过通道差值+纹理特征识别的反演技术路线研发出的产品提高了海雾的识别率。为解决海雾短期预报技术支撑问题,作为第二主持人参加了海雾预报关键技术研发,基于海雾识别技术和ECMWF模式物理量相关性分析,构建预报模型,研发预报产品。上述两类产品均已投入业务应用。撰写的《山东海雾分析规范》成为日常业务技术手册,为山东海雾预报预警提供了重要支撑。仅由海雾预报预警年发布次数来看,由2009年仅35次到2013年已达136次,预警能力大为增强,社会效益显著。

四、组建团队带头科研,为单位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建立“山东省重污染天气预报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和高级工程师;组建“山东省台风创新团队”,持续研究北上台风预报关键技术,建设山东省台风预报业务系统,带动和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其本人2016年被纳入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专家创新团队。同时担任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培训教练,为山东省气象局人才培养作出贡献,助力山东省气象局在全国预报技能竞赛中连续两届获全体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