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局首页 > 山东气象学会 > 科普宣传 > 气象科普

山东“雪窝”再遇冷流雪

作者: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3-12-20


12月16日,在烟台市高新区马山寨,层积云向海上移动 图/文 栾东红

刘倩 崔国辉 栾东红 王楠喻

近日,随着寒潮来袭,山东雨雪持续上线,其中烟台与威海再次开启“雪窝子”模式。

受地面气旋和寒潮冷空气的共同影响,12月13日至17日,烟台出现寒潮、大风、雨雪、强降温天气。13日下午至15日早晨,烟台出现小到中雨,平均降水量10.4毫米。15日早晨开始,烟台自西向东由雨转雪。15日6时至17日8时,烟台全市平均降雪量10.4毫米,市区主城区出现暴雪,局部大暴雪,最大值出现在芝罘区,为26.8毫米。17日8时观测到最大积雪深度28厘米,出现在烟台本站。

15日9时30分前后,威海降水相态转为纯雪,北部地区普降暴雪,局部大暴雪。至18日8时,此次降雪过程基本结束,全市平均降雪量22.6毫米,最大雪深35厘米以上。

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两个海滨城市,由于冬天降雪较多,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且两个城市的降雪以冷流雪为主,占总降雪日数的比例高达80%以上。烟台莱山机场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当地冷流雪年平均日数在39天左右。

冷流雪也被称为冷平流降雪,是由于冬季黄海与渤海相对于内陆温暖而湿润,强冷空气经过暖海面,被加热加湿,到达山东半岛北部地区,被山东半岛中部丘陵地形阻挡,空气逐渐饱和且在山脉以北堆积,形成了长时间的降雪。因此,这种降雪又被称为海效应降雪。

“大尺度的锋面强迫、山脉地形的摩擦辐合和抬升以及暖海面的加热加湿是冷流雪偏爱山东半岛的主要原因。”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曲凤说。

“昆嵛山脉横亘牟平与文登之间,北方冷空气影响威海时,气流在昆嵛山的迎风坡得到抬升,促使冷流雪量加大。”威海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迪介绍,而山东半岛南部地区受北部渤海海效应影响较小,气流到达南部后水汽含量明显减少,所以降雪较小。

海洋热容量大,冬季海表温度较气温下降更慢,当南下的冷空气经过相对暖湿的渤海海面时,较大的海气温差,使得低层空气增温增湿,北部沿海地区便会形成具有一定对流性的层积云并产生降雪。所以,冬天只要有强冷空气过境,烟台和威海便会下雪,且冷空气强度越强,海气温差越大,冷空气流经暖海面时的感热和潜热交换越剧烈,降雪强度越大。当海面风力减弱为6级以下,对流层低层(850百帕)升温,冷流雪过程便会结束。

日降雪量达到5毫米以上的强降雪预报指标为850百帕山东半岛北部日降温幅度较大,在8℃以上,海气温差在22℃以上,偏北风沿海海面风力在6级以上。“本次过程海气温差为26℃,降雪强度较大,烟台最大小时雪强5.5毫米,威海6.1毫米,降雪强度极其罕见。”林曲凤说。

18日,山东大部地区气温有所回升。但受新一轮持续较强冷空气影响,19日下午至22日,烟台、威海还将出现持续性降雪、降温和大风天气,其中烟台、威海的北部地区有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摘自《中国气象报》2023年12月2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