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气象局版权所有 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负责维护
京ICP备05004897号-1
鲁公网安备37010502001224
网站标识码:bm541500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无影山路12号 联系电话:4006000121
为了最佳观看效果,建议使用IE9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退休前的侯振西在观测点记录数据。韩乾供图
寒冬腊月,北风裹挟大雪,吹向泰山万物。山顶老树的枯枝吱吱作响,他顶着寒风搡开观测站的大门,手不由自主地往袖口里缩了缩。
走了不一会儿,嘴里、鼻孔里喷出来的团团热气变成了层层霜花,将皮帽四周冻结。他抖了下身子,握紧手中的锤子,看向前方比屋顶高七八米的铁架,上面的风杯已被冻住……
那是1963年,年仅24岁的侯振西在泰山气象站开启了近40年的气象生涯。刚刚参加工作的他,与全站同志一道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努力研读毛泽东著作,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泰山气象站团小组在当时就成为市直机关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的先进集体。职工以泰山驻军为榜样,从1965年春天开始,坚持义务挑山,这一挑就是14年。
“那时站上的工作很辛苦,交通十分不便,没有汽车,也没有索道,都是步行到山顶。1965年到1979年14年的时间里,我们往山上挑的东西超过了10万斤。”侯振西说,那时每百斤运费3元左右,如此一来,为国家节省了运费开支3000多元,按当时中专生月薪34元算,这3000多元相当于一个人七八年的工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促进了业务质量的提升。
泰山之巅的气候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特点,山顶天气瞬息万变。办公室的墙壁在夏天能滴出水,在冬天能结一层冰。盛夏时节,闪电常常擦地而过,避雷针都烧得通红;数九隆冬,大雪过膝,需扒开雪窝开道,去观测点记录数据,再爬到距离屋面七八米高的风塔上砸掉冻住风杯的冰。侯振西常常冒着雷电和暴雨,到观测场读取气象观测数据。大雾天里视线极差,他在浓雾中靠经验摸索前行。
“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山顶上天气复杂,工作量大,但党员都争先恐后去完成观测任务,无论怎么苦,我们都要站在前面。”回忆起在山顶工作的20多年时光,侯振西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以苦为荣、以站为家的情感。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如今的侯振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入党是坚定的信仰,是一辈子的事情。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光荣在党50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激励党员干部传承优良传统、矢志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在侯振西身上,我们能看到对气象事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感和“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泰山挑山工精神。
当年意气风发的他,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站在岁月长廊里追忆过往——为事业奋斗的日子,更像一杯值得回味的陈年老酒,格外醇香。(摘自中国气象报2021年11月3日第四版 本报通讯员 顾谦 祝熙航 韩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