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从气象科技文化遗产视角看白露

作者:陈正洪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2-09-06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浩瀚文献中形成独特的传承与记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包容、自信、谦和民风民俗的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对二十四节气的每个名称都有丰富的文献记载。以唐代《开元占经》为例,共一百多卷,记载了前朝各种文献对二十四节气的论述,并对雪、雹、冰、寒、雾、露、霾、霰、霁等天气现象进行了总结和阐述。比如“雹”,《考异邮》记载“阴阳专精,凝合生雹。雹之言合也”;关于“雾”,《庄子》上有“腾水上溢,故为雾”,《尔雅》的表述则为“地气发,天不应,曰雾”。

从今天大气科学角度来看,多数解释和理解都是有道理的,故其名称也多数沿用至今。

从各种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名称。这个节气是反映大地温度变化的重要时节,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许多地域的昼夜温差可达10摄氏度。通俗地讲,地上的湿气因为气温下降,凝结成露水,古语称之为“白露”。对于“露”,《元命包》有“阴阳散为露”,曾子曰“阳胜则散为露”,蔡氏《月令》记载“露者,阴液也,曎为露”,《论衡》记载“露,秋气所生也”,《易·通卦验》记载“立秋,白露下”等。

白露时节,物候有明显的变化特征。所谓“鸿雁来,玄鸟归”,白露之后,一般候鸟会开始迁徙、储备食物来抵御冬天,也就是谚语描述的“白露雁南飞”。白露和候鸟,常被看作真正秋天到来的象征。白露节气后,农事活动需要根据气温变化,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人们日常生活也相应调整,比如早晚变凉,需要增添衣物、逐渐增加温补食物等。各地与白露相关的民俗也很多,毕竟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揽胜、品味秋意的好时节。

包含白露在内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大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也成为世界华人的共情基础。它能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巨大价值的体现。而气象史对此的进一步深挖研究,无疑有助于展现中国传统气象学的知识体系和文化价值。

当前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工作源于十几年前开始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从科学史到文化遗产本身就是这门学科发展的自然延伸,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范式转变。

基于气象科技史研究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有很多重要应用。这里举个例子。当前,国家文物局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从气象科技文化遗产角度,或可进一步丰富北京中轴线申遗及其价值文化阐释:

其一,北京中轴线从气象气候遗产角度来阐释,还可以加一个因素——风道。古人对风水、堪舆、天象/气象都有研究,而古代中轴线建设时就可能已有这个意识,是有可能考虑水势和风势的。

其二是温度兼采光问题。中轴线建筑例如房屋的倾角,很好地展示了采光和减轻雨水影响的设计思想和视觉感受。试想,白露时节,晴空万里,仰望太和殿,朗朗乾坤、白云万丈,这个时候民众心怀肃穆恭敬,承望天下和平、国泰民安。

其三是地方性特色。二十四节气与区域性密切相关,各地风物不一,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就很好符合这样的关系,其可看作全局性加上地方性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之和。因此在北京中轴线申遗当中,可适当突出地方性气象科技文化遗产特色。

其四是可从二十四节气角度阐释北京中轴线。在摄影、文学作品之外,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比如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在不同节气包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中华文明一直在世界“汉字文化圈”中发挥主导作用,包含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内的农业文明也深刻影响了东亚国家,他们的电视节目中还会经常播报“今天是白露”这样的信息,对其民族性格和社会文化形成有着长达千年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当我们从气象科技文化遗产角度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会发现其独特的意义。

公元前7世纪,古人留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的优美诗句。而今矗立大时代,深感气象史学界推进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工作是使命所在,白露在即,歌以咏志——

白璧无双风云起,露霪芊芊雨雪霁。时宜揽胜登高处,节气人伦非物遗。

(作者系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正高级工程师、气象科技史学科带头人,国际气象史委员会副主席)(摘自《中国气象报》2022年9月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