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冬至的中国餐桌

作者:马超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2-12-22

冬至开始,太阳光最大限度地进入房间,不为别的,就为看看各家的餐桌上摆着怎样的美味。这一天最热闹的地方无疑是菜场和超市。人们推着购物车慢慢逛,细细挑,偶尔碰上熟人,那打招呼一定是问:“今天好丰盛啊!”而那边的回答也一定是:“这不冬至嘛!” 

饺子的半壁江山

即使全宇宙人都知道“北方人就差清明节不吃饺子”,咱也得好好显摆一下这个北方人过节的万用美食。冬至一大早,妈妈肯定会给你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而且不忘嘱咐:“快吃,吃了不冻耳朵。” 

家与家的味道不同,饺子和饺子的内容自然也是大不相同。在东北人家里,酸菜猪肉长期占据了饺子馅儿的主导;而老北京人的心尖儿上,那一把茴香是挥之不去的特殊情结;渤海两端,大连和烟台的居民不约而同地把这个季节最为肥美的鲅鱼包进了饺子当中;地处中原的河南,向来是谙熟百家、博采众长,白菜猪肉、韭菜鸡蛋、香菇虾仁儿……南北方的口味在这里融合,不同地区的饺子也在这里交汇碰撞。

 吃饺子,是北方人的日常,也是中国人的节日符号。就算是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数九的含义,不再从冬至开始画一张九九消寒图,不再摆上桌案来一场冬至祈福,但是我们也一定会在冬至给自己的孩子包上一顿饺子,然后说:“快吃,吃了不冻耳朵。” 

一把糯米的执着

 如果说小麦是北方人的真爱,那么糯米则是南方人无法割舍的情怀。不过,能不能看出南方餐桌上的糯米“本糯”,那可真是一种本事。

 嘉兴端出一碗赤豆糯米饭,让糯米与红豆交织出沙沙糯糯的口感,又保留了糯米与红豆原本的香气,惯吃咸口的,要混入腊肉和葱花,再搭配一碗甜甜蜜蜜的桂圆烧蛋,是最简单的满足。宁波人以自家年糕为傲。用粳米与糯米精心配比出的年糕韧性十足,绝不是“软骨头”,既适合拿来煮咸菜年糕汤,也适合做大头菜烤年糕。冬天的大头菜鲜甜无比,与年糕一起,是冬至餐桌上不可缺席的存在。 

说话都带着糯米味儿的苏州人,把糯米粉揉成圆子,又把糯米化身成评弹一样缓缓流淌的酒酿,糯米香混着桂花香,把冬至过得温柔缱绻、浓情蜜意。

再向南行,到了唱着《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潮汕,糯米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名字——粿。童谣里的“咱厝人,冬至时,碨米绞粞搓红丸。搓糖粿,无稀奇,捏猪捏狗捏金鱼”,唱的就是冬至这天热热闹闹搓红白糯米丸子的场景,手巧的阿嬷不仅会捏鸡母狗仔,还会捏宝塔,当作泉州城的东西塔。揉好的红白小丸子倒入锅里煮,煮时加入红糖,化身一碗甜甜的汤,是嘴馋的小娃们最期待的好味。

 羊肉的冬至情怀 

处处飘香的冬至有米有面,自然也少不了人间至味——肉。独属于冬至的肉,自然是“鲜”字的右半边“羊”。提到会吃,天府之国的成都肯定是当仁不让。小关庙街,曾是每年冬至成都人必去之地。最盛时,整条街分布着七八十家羊肉汤店。冬至那天,街上挤满了人,空气里都弥漫着羊肉的鲜味。 

而作为北方吃羊的课代表西安,对羊肉的热衷也是深入骨髓。寒冷的气候让西安人把温热的羊肉当作冬季必不可少的滋补佳品,羊肉饺子、羊肉汤、羊汤面,当然也少不了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羊肉泡馍。

在众多羊肉美食中,遵义羊肉粉算得上一股“清流”。它汤底清醇,撒葱花点缀,其余香料的使用极其克制,更多地尊重羊肉的本味,顶多铺上两勺油辣子,冬至日清早来一碗,不油不腻,香气醉人。 

在这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日子,一碗羊肉下肚的温暖,仿佛能支撑我们走过整个凛冽寒冬。(摘自《中国气象报》2022年12月22日 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