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何人不爱牡丹花

作者:徐贵勤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3-04-26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上文取自《诗经·郑风·溱洧》篇,把少女少男结伴春游赏花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充满了欢乐气息,其中所赠的“勺(芍)药”,就是牡丹,只是那时候还没有“牡丹”这个名称罢了。

前两天,农历三月三,黄帝故里祭祖大典在溱洧河畔的新郑市隆重举行。此时正是牡丹花开的季节,而距此不远的洛阳市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木芍药,从《诗经》中走来,原本“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后来,被单独分支出来,被赋予一个唯美的名字——“牡丹”。历经隋唐园林栽培,一路“逆袭”,华丽转身,“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让牡丹成为“国色天香”的代名词,也成了春日赏花的首选。

古时人们赏花,限于交通工具不便,不可能动辄跑上几百上千里,也无法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呼朋唤友:我在这里等你!但是,古人有自己与牡丹花的邀约,每年春天,在牡丹花开之际,才子佳人于花下卿卿我我,帝王宠妃在花前约定三生,文人墨客歌咏佳句,平民百姓抱着花走街串巷贩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即便是诗仙李白,也只能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与其说他在咏牡丹,倒不如说他在颂美人。

更有甚者,唐文宗曾经问大臣程修己,当世传唱最好的牡丹诗是哪一句。他回答说,是中书舍人李正封的“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然后,他对着面前的杨妃说,镜子里的娘娘和李正封诗里的牡丹一样。

可以说,唐以前的牡丹花,那是标标准准的帝王花,真正让牡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的牡丹,那是宋朝以后的事了。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描写赏牡丹的盛况,“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这样的游园狂欢活动,通常要持续至花落才罢,这就有点如今的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意味了。

不过,唐宋时的人们要比现在的游客喜欢牡丹多了,他们不但赏牡丹,买牡丹,还簪牡丹花。白居易的《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把时人买花簪花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

牡丹,从《诗经》中一路走来,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历来为国人所喜爱。眼下,又到了人间最美四月天,牡丹花开正艳,带上好心情,带上你的家人亲朋,也学着古人,去赏牡丹吧!(摘自《中国气象报》203年4月2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