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农耕文化里的惊蛰

作者:张建军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4-03-05

关于何谓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体现了中国先民的浪漫想象——春雷乍响、蛰虫咸动。不过,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不尽相同,“惊蛰始雷”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而作为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的黄河流域,通常在春分时节“雷乃发声”。那么,如果不是雷鸣,又是什么让蛰伏的百虫纷纷“出走”呢?《宋史·乐志》记载:阳和启蛰,品物皆春。也就是说,随着气温回升,温暖的阳和之气,让蛰虫结束了冬眠,走进了活泼的春日。

在我国东南、西南等地区,农民在惊蛰时节最为关注的天气现象便是“雷”。通常而言,农民忌讳惊蛰前响雷,因其有主多雨、兆岁凶的含义。湖南《浏阳县志》记载:未到惊蛰鸣雷,四十九天阴雨。浙江《定海县志》:未蛰先蛰,人吃狗食。言惊蛰前闻雷,主岁凶。与之相对的是,惊蛰雷,示年丰。江西《莲花厅志》:惊蛰闻雷,谓之发蛰,于本日最宜。谚云“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雷不仅预示着粮食丰稔,还是生活安乐的象征。贵州《松桃厅志》:惊蛰日闻雷,则百事宜。雷声洪大,主除疾疫。

农谚云“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旧时,东北地区的惊蛰农事活动主要有三:一是修整和准备农具,二是送粪肥田,三是粜卖余粮。同时,为保障春耕生产能够如期开展,惊蛰还是民间抽赎典地的最终期限。吉林《怀德县志》记载:惊蛰,农民习惯赎典契地者,以是日为限。

童谣《九九歌》有言: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惊蛰节气正值“出九”的时候,伴随着天气转暖、降水增多,全国大部地区迎来“可耕之候”。山西《新绛县志》云:惊蛰后,农人相率犁地。尽管惊蛰是一个农忙的节气,但一些地区却流传着惊蛰日忌讳使牛的民俗,如四川东北部有“惊蛰不使牛,使牛骨节响”的说法,俗信在惊蛰日使牛,会损伤牛的骨节、损耗牛的体力。实际上,这一民俗主要表达的是农人对于耕牛的爱惜之情。“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自“一雷惊蛰始”后,耕牛和农人一样,就没有几日清闲时光了。

对于茶农来说,惊蛰是唤醒茶山的重要日子,时至今日,福建武夷山、浙江杭州等地区依然流传着“喊山祭茶”的传统民俗。惊蛰“喊茶”(也称“喊山”)之俗由来已久,早在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中便载有“春虫震蛰,千夫雷动,一时之盛,诚为壮观”之语,描绘了当时人们擂鼓喊茶的盛大场面。茶农伴着响彻山谷、催人奋进的鼓点,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冀望通过喊茶的古老仪式,唤醒沉睡了一冬的漫山茶树,盼望着草木勃发、茶树吐芽,表达对于天赋佳茗的感恩以及茶叶丰收的憧憬。

鄂西地区的人们将惊蛰日视为果树的节日,会在这一天从上到下在果树上砍七刀,民间称之为“放水”,俗信此举可为果树防虫防病。在“放水”的同时,人们还念念有词:惊蛰节,惊蛰节,年年砍,年年结。虫砍死,风吹绝,花果满树树不歇。然后,在树枝上挂破罐子和一条红布,以及腊月二十三烧“火主”余下的柴头子,以预示果树丰收。这些传统的惊蛰林业习俗,体现了农民对果木丰收有余的美好期待。

惊蛰灌牛是甘肃等地的畜牧生产习俗。惊蛰时节,耕牛吃了一冬的干秸草,在农忙时节即将到来时,要先为其“败火”和疏通消化道,俗称润“百褶”,于是惊蛰灌牛的习俗便应运而生。灌牛必须要做好牛的“保定”,也就是保护和固定,以保障人畜安全,通常灌牛的药物需碾碎,使用温水将其搅成糊状,以利于灌药。以肃州地区的灌牛为例,农家主要是给家畜吃大黄、灌大油萝卜汤、喉中打盐、鼻孔里淋清油,以达到润肺清火、开百叶、振精神的效果,让耕牛能够更好地投入繁重的春耕生产。

惊蛰时节,正值九九艳阳天,农事意义上的春天正式到来。一声春雷,震醒了自然的生机,也唤醒了辛勤的农民。农家准备农具、送粪肥田、犁田锄地,茶农喊山祭茶,果农砍树“放水”,各地纷纷灌牛润“百褶”,在忙碌的时光里,又一个充满活力、尽是希望的美好年景正如约而至。

(摘自《中国气象报》2024年3月5日第4版 作者系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