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节气与中文日的美妙约定

作者:唐红生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5-04-21

谷雨节气之时,长江流域呈现着“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黄河流域的风光则是“雨频霜断气清和”。当谷雨与“仓颉造字”的传说放在一起,便形成了奇妙的共振。相传,仓颉曾是黄帝的史官,他依照星斗、山川的走势以及鸟兽的足迹,创造出象形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玉帝得知此事后大悦,决定给予重赏。遂托梦于仓颉,问他有何需求,仓颉说,唯愿天下苍生都有饭吃。于是,第二天竟然落粟如雨,“谷雨”由此而来。此故事固然充满神奇浪漫的色彩,但文字的出现使中华民族告别蛮荒,拥有了传承文化、表达思想的独特工具,从而孕育出几千年的璀璨历史和锦绣文章。

由于谷雨与仓颉造字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将联合国中文日确定在谷雨这天,意义更为特殊。一方面,是对仓颉造字这一开创性事件的纪念;另一方面,联合国中文日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让世界人民领略汉字之美,体味中文所蕴含的千古智慧,感悟华夏文明之深厚底蕴。同时,这一安排是对中文在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并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肯定。当今人工智能领域,中文语言处理技术的突破为文化传播持续赋能。现在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中文已成为一座连接不同文明、联通世界的桥梁。

谷雨节气与联合国中文日的约定,恰似春水漫过文明的堤岸。从安阳殷墟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从竹简木牍到量子点显示器,汉字成为贯穿古今文化的纽带,承载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中华文明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永恒追求。中文这一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语言,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对创新的追求、对美的诠释与展现。(转自《中国气象报》2025年4月21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