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文化

剪出清风面映得正气身

作者:马楠 高轩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25-05-12

    剪纸《清廉是福》图/文何伟伟

    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陕西。在陕西凤翔,一柄剪刀、一张红纸,便能勾勒出世间百态与人生哲理。

    剪纸,是民间以剪刀或刻刀在有颜色的纸上剪刻出带有美好寓意的花纹,用于装饰家庭、烘托春节喜庆气氛的工艺美术。剪纸工艺起源于西周,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传承至今,经久不衰。

    凤翔剪纸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严谨清秀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黄土高原上流淌的文明基因。当地艺人以“廉”“莲”“鹭”“竹”等意象为载体,将做人做事的清规戒尺融入刀锋笔触,在方寸之间传递着廉洁自律的文化密码。廉为内核莲荷映清辉

    凤翔剪纸传承人何伟伟创作的《清廉是福》,以“福”字轮廓包裹三朵莲花与“清廉”二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与“廉”字内涵形成双重意象:莲乃花中君子,廉为人之正品,二者谐音更添文化深意。

    在《清廉之荷》中,莲花花瓣层层叠叠,象征廉洁自律须如莲般层层净化心灵。这种将文字与自然意象融合的创作,使“廉”字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符号,提醒观者“清廉乃国之福,民之福”。

    这幅作品被选为廉政年画主题元素,印制万份送入干部家中。何伟伟表示:“剪刀起落间,既要保留传统纹样的精气神,更要让观者一眼读懂‘廉’字沉甸甸的分量。”他后续创作的《清廉之花》系列,以莲花与梅兰竹菊组合,借物喻人,警示为政者当如寒梅傲雪、翠竹有节。鹭竹为骨彰显气节风骨

    在凤翔剪纸中,“鹭”与“竹”的意象拓展了廉洁文化的维度。剪纸中的竹子,从来不是孤傲的文人画意象。何伟伟虽未直接创作鹭鸟体裁,但传统剪纸“鹭鸶闹莲”的隐喻为其提供创作灵感——鹭鸟栖莲,暗含“一路清廉”的期许。而竹的意象则通过挺拔的枝干、疏朗的叶脉得以呈现,正如其作品《清廉之意》中,竹影与廉字交叠,寓意为官做人当如竹般中通外直、宁折不弯。他说:“竹子中通外直,恰似为官之道——听得进谏言,挺得直腰杆。”这些自然意象与“廉”字形成互文,构建起多维度的廉洁符号。

    从“莲”之高洁到“竹”之气节,从“廉”字镂空到“鹭”鸟隐喻,凤翔剪纸以最朴素的材质承载最厚重的价值。当这些作品走进机关、学校、社区,传统剪纸不再只是年节窗花,而成为流淌在三秦大地上的清风正气。(转自《中国气象报》2025年5月12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