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启动
5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份《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2025年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正式启动。预计今年夏收夏种期间,天气条件总体较好,利于开展夏收夏种。
中央气象台预计,5月下旬,夏粮产区大部分时段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连阴雨风险较低,总体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晒。其中,21日至2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将先后出现一次小到中雨过程,江汉东部、江淮有大到暴雨。降水利于增加土壤水分,利于冬小麦灌浆。27日至28日,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还将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对油菜和冬小麦收晒不利。6月上中旬,夏粮产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总体利于麦收顺利开展,但可能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需加强防范。华北东南部、黄淮大部气温略偏高,叠加前期部分地区土壤缺墒,可能影响夏种。陕西、甘肃、山西南部和河南西北部等地降水预计较常年偏多1至2成,发生麦收期连阴雨、强降水风险较高,但降水偏多对后期夏种工作开展有利。
“三夏”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做好农机作业气象服务,提供未来一周夏粮机收重点省份天气专报。国家气象中心成立春季农业生产和保夏粮丰收气象服务工作专班,每周发布两次《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发北方冬小麦成熟收获进度卫星遥感监测客观产品。
山东气象部门加强智能网格预报、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提升预报预警的精准度;首创自动、人工双轨数据更新系统,实时跟踪作物生长动态;构建智能决策模型,自动生成农事建议并实现省市县三级实时共享。
河南气象部门做好针对种植大户、农机手的直通式服务,利用短信平台为农机手发送小麦机收信息和气象信息;动态研判干热风、干旱等灾害风险,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围绕田管、机收、晾晒等环节,分区域、分时段制作机收天气预报、小麦适宜收获期、晾晒指数等气象服务产品。
江苏气象部门农业气象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小麦生长情况,全面了解墒情状况对夏收作物的影响,为准确预测夏收粮油作物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将进一步强化面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做好分灾种、分作物的精细化跟踪式为农服务。
重庆气象部门组织召开2025年全市夏收粮油作物产量预报会商会,联合农业农村、统计部门分析研判夏粮生产形势。通过“渝快政”“农业天气通”App等平台推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强化多部门数据共享,全力保障夏粮及时收获归仓。
(转自《中国气象报》2025年5月21日第1版 刘维、聂嘉谊、张玮、周爱春、董智强、张嫣然、陈晓颖、李俊对本文有贡献)